近日,全国多地密集发布2025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通知,涉及安徽、广东、福建、陕西、湖北等十余个省份,政策调整与职工切身利益紧密相关,引发广泛关注。
此次调整的核心在于“上下限动态校准”。以安徽合肥为例,缴存基数上限从2024年的29795元提升至30540元,下限维持2060元不变;广东佛山则将上限上调至28959元,下限同步提高至2080元。调整依据为各地统计局公布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,上限通常设定为社平工资的3倍,下限则与最低工资标准挂钩,既保障高收入群体公积金权益,又为低收入者兜底。
对职工而言,调整直接影响“钱袋子”。若缴存基数提高,每月公积金缴存额将增加,账户余额积累更快,购房、还贷或租房时可支配资金增多。例如,在西安,若职工月工资从2万元涨至2.2万元,按12%比例缴存,每月公积金将多缴480元,一年多存5760元。
政策调整还释放了稳楼市信号。多地同步放宽公积金异地购房提取限制,如成都、重庆允许省内异地购房使用公积金,进一步激活市场流动性。此次调整既是民生保障举措,也是经济调控工具,通过优化公积金制度,为职工住房需求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双重支撑。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智能互通网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智能互通网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