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7月10日,在2025贝壳年会上,汽车工程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朱云尧预测:到2035年,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突破85%,绿色电力将成为交通领域主导能源。这一论断基于当前技术突破与市场演进的双重逻辑。
数据支撑
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5年6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达53.3%,较2024年提升12个百分点。其中自主品牌渗透率高达75.4%,而主流合资品牌仅5.3%。朱云尧分析:“新能源汽车正从驱动转向市场驱动,2025年将成为关键转折点。”
技术拐点:固态电池与超充网络成熟
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企业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固态电池量产,其能量密度将突破500Wh/kg,续航里程超1000公里。同时,电网“十纵十横”超充网络已覆盖95%高速公路服务区,充电便利性媲美加油站。
消费变迁:从“尝鲜”到“刚需”
J.D. Power调研显示,2025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首要原因已从“牌照优惠”转变为“使用成本低”和“智能体验好”。小米SU7车主王先生表示:“每月充电费用不足200,而智能驾驶功能让我每天通勤节省1小时。”
产业影响:重塑全球汽车价值链
专家预测,到2035年,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规模将达10万亿,带动电池回收、车路协同、能源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。麦格理集团报告指出:“不仅主导新能源汽车市场,更在定义下一代出行标准。”
版权声明: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智能互通网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智能互通网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